骨折切開復位療法
作者:潮汕骨傷科醫(yī)院 2011-08-01
手術切開復位:切開復位及固定的指征包括5個方面:
1)骨折端間有肌肉、骨膜或肌腱等軟組織嵌入。 2)關節(jié)內骨折手法復位后對位不好,將影響關節(jié)功能者。
3)手法復位與外固定未能達到功能復位的標準而將嚴重影響功能者。
4)骨折并發(fā)主要的血管損傷,在處理血管時,宜同時行開放復位與內固定手術。
5)多處骨折為了便于護理及治療,防止并發(fā)癥,可選擇適當?shù)牟课磺虚_復位和內固定。
切開復位最大的優(yōu)點是使手法不能整復的骨折達到解剖復位,有效的內固定可使患者曼期進行功能鍛煉,方便護理。
切開復位也有不少的缺點,應引起重視。
1)切開復位必須分離一定的軟組織和骨外膜,可影響骨折的血液供應,導致骨折延遲愈合,甚至不愈合。
2)骨折周圍的軟組織受暴力作用后已有嚴重損傷,切開復位將增加軟組織的損傷,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,若無菌技術操作不嚴,易發(fā)生感染,引起化膿性骨髓炎。
3)內固定器材規(guī)格選擇要求較嚴,如選擇不當,可在術中發(fā)生困難,或影響固定效果。骨折愈合后,內固定需去除,還要再做一次手術。切開復位因有上述優(yōu)缺點,故應嚴格掌握指征。
|